字词 | 春秋、战国时丝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秋、战国时丝绸 【时间】:公元前771—公元前221年 当时政府推行“奖励耕织,发展蚕桑”的政策,在技术上也总结了养蚕“夏生而恶暑,喜温而恶雨”、“三伏三起,事乃大关”等经验。 丝织品规定阔2.2尺(0.51m)、长40尺(9.2m)、重25两(403g)等规格,并创造了使用梭子的脚踏提综织机。同时还采用蜃蛤壳灰浸液练丝、练绸的精练剂,利用朱砂、茜草、靛蓝等作丝绸染料。《神农本草》有白僵蚕作为药用记载,用绸代替竹简写字,以废丝做成纸等。 当时中国丝绸和养蚕技术已传入西亚和欧洲诸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