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初移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初移民

明朝建立后推行的大规模迁民运动。

元末,由于长期战乱和阶级压迫,北方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无主荒田,如元官田、蒙古贵族的庄田、废寺田等。特别是“靖难之役”(俗称燕王扫碑)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赤地千里,渺无人烟,“多是无人之地”。为调节人口、改善地域不平衡的状况,明政府推行了移民屯田垦荒政策,先后多次组织和调配农民,从山西向冀、鲁、豫、皖迁徙。

总的原则为“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明太祖实录》),即从人多田少的地方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民屯者免征三年租税,并补给牛和种子。洪武年间(约公元1388年),大批移民从山西迁至武安。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九月,从山西迁贫民约5万余户居大名、广平等地,每户授田50亩。涉县明初迁入的居民,以洪武年间最多,永乐二、三年(公元1404年、1405年),曲周民众十有八九为山西迁来者。冀南盛传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或老鹳窝)下迁来之说。大槐树原生地位于洪洞县西北,已辟为公园。

公园大门有一联,曰“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古槐相传为汉槐,明朝中叶枯死,民国初年被风摧毁,后又蘖生出第二代大槐。

大槐树旁为广济寺遗址。1959年洪洞县人委所立“古大槐树遗址”碑文记载:明政府“曾在广济寺设局发给凭照川资,因之被迁的人民得大槐树的荫翳(yì)作暂时的休息,并于起身时共指大槐树为家乡的纪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