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昆明鸡血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昆明鸡血藤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冲天子、苦檀子(《云南中药志》),硬壳藤、石柱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物》),芦藤(《杭州药用植物志》),青皮活血、血灌皮(《湖南药物志》),血藤、白血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白骨藤(《广西中草药》),鸡血藤、老荆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基源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 原植物 昆明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 Benth.,又名网络鸡血藤(《福建植物志》)。 历史 本品以羊桃名载入《植物名实图考》。该条图之(二)为本品。 形态 多年生木质大藤本,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托叶针刺状,长0.4cm,基部膨大;小叶7~9,卵圆形至长圆形,长8~12cm,宽1.5~5.5cm,先端钝,微凹,基部圆形,网脉清晰,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5~20cm,花序轴被黄褐色绒毛,多而密,单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苞片卵披针形,被微毛;小苞片卵形,宿存;花萼钟状,长约0.3cm,萼齿4;花冠紫色或玫瑰色,长1.3~1.7cm;旗瓣宽圆形,短于翼瓣和龙骨瓣;二体雄蕊(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可达19cm,宽1~2cm,果瓣近木质,种间缢缩。种子3~6,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9~1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3页.图25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灌丛。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及云南。 全球热带、亚热带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割取茎藤,去净枝叶,切成30~60cm长的小段,晒干。 【化学】: 含Afrormosin、7-羟基-4’,8-二甲氧基异黄酮。 参考文献 CA 1983;99:191649v 【药性】: 性味 苦,微温。 《湖南药物志》:“苦,温。” 功效 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主治 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❶ 《植物名实图考》:“浸酒主和血络。”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江西《草药手册》:“治关节痛:鲜昆明鸡血藤60g,鲜枫荷梨60g,山胡椒、八角枫、瓜馥木、五加皮、石松均用鲜品各30g,牛膝15g,田七6g,猪脚1只炖水。分2次服。”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体虚盗汗:鲜昆明鸡血藤90g,煎水,冲鸡蛋2只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