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日 【释义】: ❶ 太阳。 《说文》:“日,实也。”段玉裁注:“《释名》曰:‘日,实也。’光明盛实也。”《邶风·柏舟》五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居、诸,语气词。迭,更迭,交替。 微,亏蚀,昏暗不明。郑《笺》:“微,谓亏伤也。”马瑞辰《通释》:“微有隐义。《说文》:‘微,隐行也。’隐则不明,故为日月食不明之象。”范家相《诗渖》:“言日月至明,胡常有时而微,不照见我之忧思也。”《鄘风·定之方中》一章:“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毛《传》:“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室,犹宫也。”郑《笺》:“楚室,居室也。”孔《疏》:“度日,谓度其影。”《小雅·十月之交》一章:“日有食之,亦孔之丑。”食,亏蚀。毛《传》:“孔,甚也。丑,恶也。” 《唐风·葛生》四章:“夏之日,冬之夜。”毛《传》:“言长也。”郑《笺》:“思者于昼夜之长时尤甚,故极之以尽情。” ”《周颂·敬之》一章:“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日就,日有成就。 月将,月有所进。孔《疏》:“日就,谓学之使每日有成就。月将,谓至于一月则有可行。”学,学业。 缉熙,qīxī,积渐广大,发扬光大。马瑞辰《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缉熙当谓积渐广大。缉熙与光明散文则通,对文则缉熙者积渐之明,而光明者广大之明也。 ”朱熹《集传》:“我不聪而未能敬也,然愿学焉,庶几日有所就,月有所进,积而明之,以至于光明。” 诗中的我对其兄弟的称谓。郑《笺》:“迈、征,皆行也。”朱熹《集传》:“我既日斯迈,则汝亦月征矣。言当各务努力,不可暇逸取祸,恐不及相救恤也。 ”《大雅·召旻》七章:“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辟国,开辟国土。蹙国,缩小国土,丧失国土。百里,指百里之广。 朱熹《集传》:“辟,开;蹙,促也。文王之世,周公治内,召公治外(指黄河内外),故周人之诗谓之周南;诸侯之诗,谓之召南。 所谓日辟国百里云者,言文王之化自北而南,至于江汉之间,服从之国日以益众,及虞芮质成,而其旁诸侯闻之,相帅归周者四十余国焉。 今,谓幽王之时。 促国,盖大戎内侵,诸侯外畔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