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
“既是”,连词,相当于“既然是”。 单用于前面分句,叙述某种既成事实,表示前提或根据。后面分句常用陈述句或反问句,表示根据上文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❶ 她当时是很不愿意听这些话,只是勉强地回答著:“我是希望继续学习,或是出去工作。可既是不能出去,我当然要参加生产啰!”(康濯《春种秋收》) ❷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鲁迅《祝福》) ❸ 她特意留下了这本书,就是等著他来询问的!既是这样,为什么她不把信收起来呢?(张洁《谁生活得最美好》) “既是”常跟后面分句的“便、就、则”等合用,构成“既是……便……”一类的格式,表示推论性的因果关系。 例如: ❹ 既是拉著骆驼,便须顺著大道走。(老舍《骆驼祥子》) ❺ 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孙犁《山地回忆》) ❻ 但实际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既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斗争,则资产阶级的腐蚀性主要决不只在于物质生活,而首先在文化。 (韦君宜《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