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为而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为而治 孔子提倡的治政主张。 原指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何以能无为而治?一般儒者都以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三国志·吴志·楼玄传》)《大戴礼·主言》:“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后成为儒家修齐治平之道的基本原则。 宋儒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见朱熹《论语集注》)这种为政以德的无为而治与老子主张“绝仁弃义”的无为而治有根本区别;与法家尚强力、重刑法的法治思想相对立。无为而治后为成语,也指不要干涉过多,让人们各自发挥聪明才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