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为而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为而治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社会政治观点。 如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法自然”,即道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以自己为法的,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养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统治者应依循“道”,也应无为。 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庄子也认为“无为而万物化”(《庄子·天地》)。 汉初的统治者把黄老之术与刑名法术之学结合起来,采用“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宽减刑法,减轻赋敛,与民休养生息,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儒家也讲“无为而治”,如《论语·卫录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是儒家的“德治”主张,不同于道家从“道”出发引伸出的“无为而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