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又称土俗字,现定名为古壮字,是壮族古代文字。据学术界认为创造于唐代,是仿汉字六书法创造的。有象形字,如“3”(坐)、“3”(站);也有会意字,如“”(上面)、“呇”(泉);还有形声字,如“伝”(人)、“岜”(山);以及借音字,如“斗”(来)、“丕”(去)等4种类型。自唐代以来,方块壮字一直流行于壮族民间,用来记录人名、地名、民歌、传说、故事、刻碑、写契约等。在壮族文化史上方块壮字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文字没有统一和规范,直到近年,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编纂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完成了统一规范的任务。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