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
【生卒】:1611—1671 【介绍】: 字密之,号曼公、浮山愚者。 晚号无可道人。清代科学家、思想家。 安徽桐城人。 明代崇祯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由于被诬陷,辗转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明朝灭亡后,到肇庆参加永历政权。曾被召为礼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未就任。后出家为僧,改名弘智,号无可,又称大智、愚者大师、药地和尚。 注意吸收西方科学知识,并力图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主张利用西学的长处来发展中国的天文学和历算学。认为哲学从具体学科中概括出来,又可以运用到具体学科之中去。 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天地万物都由物质性的气构成;同时肯定世界的可知性,强调人能认识自然、控制自然。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对立面;矛盾的对立面存在于统一体中,统一体包含著矛盾双方的对立。对立与统一“相反相因”。 著有《通雅》、《物理小识》、《易余》、《周易图象几表》、《医学会通》、《药地炮庄》等。 王夫之《船山遗书》中有《方以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