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教的出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教的出现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出现的一派基督教,包括路德教、卡尔文教、安立干教和从它们中间分化出来的许多小宗派。

中国常用基督教单指新教,或称耶稣教。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早在13世纪,已有新教的萌芽,即流行于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尔比派。

它攻击天主教的富有和奢侈,要求建立廉价教会,但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16世纪初形成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奠基人。1529年2月神圣罗马帝国在斯拜伊尔召开帝国议会,天主教代表占多数。皇帝的代表宣布废除以前有利于路德派的决议,继续贯彻1521年沃姆斯帝国议会迫害路德派的敕令。路德派群起抗议,从此路德派和整个新教徒被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s)。新教和天主教都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都信仰上帝、三位一体、耶稣受难升天和末日审判等,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最大的不同是新教主张人靠信仰可以直接与上帝交往,否认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和圣事(圣礼)的作用,即所谓唯信称义(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或狭义的因信称义。卡尔文教更把唯信称义解释成先定论,认为凡不承认先定论者就是否认上帝。

新教反对炼狱(即涤罪所。天主教认为人死后灵魂洁白无瑕者升天堂,犯大罪者下地狱,犯小罪或未做完补赎者应在炼狱里受暂罚,净炼后方能升天堂)、圣餐变体(酒饼经祝圣后变成耶稣的血肉)和尊玛利亚为圣母等。新教各派的教会制度多样化:安立干教实行主教制,卡尔文教实行长老制,英国清教徒的独立派实行公理制(各教堂的制度、礼仪由信徒自定)。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曾借用新教为旗帜进行反封建斗争。16、17世纪的革命就是如此。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脱掉宗教外衣,以公开的政治学说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从此新教不再是任何进步阶级的意识形态外衣。19世纪以来新教派不断产生。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600个新教教派。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后,新教开始传入中国。

郑成功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使传教活动中断。鸦片战争前后各派新教陆续再传中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