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技术革命是指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全球性技术革命。 它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替代能源、宇航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为主要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这场革命广泛而深刻地推进了社会经注的发展。 它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结构:引起了劳动方式、管理方式、智力开发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生产工具、工艺流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由于新技术革命引起的这些变化,使得劳动生产率成倍、成十倍、成百倍地提高,从而带来生产力的全面跃进。 新技术革命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生产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伟大精神力量。 自然科学在应用于现实生产过程以前,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技术从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是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和桥梁。 科学通过技术等环节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各个因素中去,物化为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更高水平的劳动技能,范围更广、质量更好的劳动对象以及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等等,从而全面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科学理论被有意识地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大规模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以后实现的。 机器大工业第一次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过程。从那以后每一次重大的科学进步和技术革命,都导致了传统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实正猛进的发展。 这次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把知识、智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看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现代化的进程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应用程度,只有用现代科学和最先进的技术武装农业、工业、国防,才能实现这三个方面的现代化,从而把我国建设成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奠定物质基础。应该冷静地看到,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业,推进新技术革命浪潮在中国兴起,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困难的一方面。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这次新技术革命首先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它是以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力作为自己物质基础和立足点的。微电子等主要尖端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手里,西方国家政府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上,竟相采取优先发展的战略和积极扶殖的政策。这使得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群体组成的新产业迅速崛起,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支柱和主体。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属第三世界。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教育和科技特别是在人造卫星、原子弹和核能量新兴技术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劳动力仍然是全国劳动力的主要部分,人口多、底子薄,人均产值很低,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存在,缺乏一支强大的从事新兴技术领域建设的科技队伍。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方面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严峻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勇敢地正视困难,采取正确的对策,就势必拉大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实际上,科学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压榨乃至重新统治第三世界的工具,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剥削,比起以前资本主义采取的超经济手段,军事掠夺以及不平等交接来,这种剥削的范围更宽、程度更深。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始终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就可能在科学技术方面成为新的“殖民地”。 第二方面的挑战是来自于某些发展中国家。随著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展开,一些原来基础不比我们强的国家或地区,如南朝鲜、新加坡等由于及时地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积极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某些方面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如果我们再不奋起直追,我们可能落后得更多。 新技术革命不仅向我们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十分宝贵的机会。具体表现在: 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新技术革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到底要表现为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 新技术革命带来更高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而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新技术革命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把握机会,采取正确的对策,用新技术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制定迎接挑战,发展我国新技术、新产业的对策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❹ 军民结合,充分发挥国防系统的力量,促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 ❽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发扬优势,对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做出具体部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