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坦 【生卒】:1874—1946 【介绍】: 美国女作家。 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家庭富有。 儿童时代在维也纳、巴黎和旧金山等地度过。大学时曾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学生,并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过大脑分析,但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1903年与艾丽丝·托克拉斯结伴去巴黎,后者成为她的秘书与伴侣,和她一起在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生活了数10年之久。斯坦曾以托克拉斯的名义写过自传,题为《艾丽丝·B.托克拉斯自传》(1933),文笔清新流畅,体现了作者朴素的文风。评论界对斯坦一直持两种观点。批评她的人认为她不正常,有意去写读者无法理解的作品。 赞赏她的人则强调她在文学艺术上的超前意识,她所支持的艺术家(如毕加索)和文学家(如海明威)后来都成了文艺界的泰斗。斯坦主张文学创作运用抽象手法,并试图将电影艺术借鉴到文学创作中来。她主张多使用动词,并通过一词的重复出现来表现创作意图。她认为某一词的重复出现就如电影画面接连出现一样,每一个新画面与旧画面都有一点不同,连接起来便产生了运动和意义。 斯坦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评领域中均有成就,除去她的自传和《我所经历的战争》(1945)外,均以反传统的风格写成。她作品共有20余部,经常为人提到的有《三个女人的一生》(1909)、《美国人的形成》(1925)、《大象的自传》(1937)、《地理与剧本》(1922)以及歌剧《四圣人》(1923)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