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敦煌莫高窟西藏绘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敦煌莫高窟西藏绘画 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使吐蕃占据敦煌历时67年。 吐蕃在敦煌期间开凿兴建了一批新石窟。在现存45个吐蕃石窟中,有的已列为“特级洞”。 内容为“经变”故事。壁画或供养人题记中,有吐蕃官名和吐蕃人形象,供养人有144窟的“大虫皮康公”,158窟的“大蕃管内”等。在220窟甬道龛壁上,画有身著吐蕃衣饰的妇女。在《维摩诘变》的“问疾品”壁画中,还画有吐蕃赞普及其部众的形象。 在“众蕃王中”大大突出吐蕃王的形象,他手执薰香,足踏“卡垫”,头遮华盖被随员簇拥在各番王队列前面。这些吐蕃人物的衣饰、发式、胡须都和西藏寺庙内吐蕃人物的形象、服饰一致。 在144窟《观无量寿变》中的舞人,身穿大领袍、著靴、头戴巾,很像吐蕃服饰。元代,蒙古统治者在莫高窟也开凿了不少洞窟。元代的洞窟壁画主要是密宗的曼陀罗(坛城图)。有的画著变形菩萨、力士、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以及护法神佛像、布畏金刚等。 装饰纹样也多用藏文和金刚杵一类的密宗符号组成。据敦煌研究所专家考证,有些壁画出自藏族画师之手。就这一时期壁画的艺术风格说,它和今天西藏、青海佛教寺庙壁画的内容、表现形式是一脉相承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