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改革
对原有教育体制的调整和变革。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弊端,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1985年5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调整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4)改革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改变专科本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著重加快专科教育的发展。(5)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