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记
唐崔令钦撰,一卷。 崔令钦,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开元年间曾任著作佐郎、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时迁任仓部郎中。 他熟谙音律和歌舞,与唐代教坊梨园中人交往密切,了解教坊中的制度和规矩。 安史之乱后,流寓江南,感怀旧京盛况,写成《教坊记》。书中称明皇为“玄宗”,故成书必在明皇逝世(宝应元年,762)之后。 书中记述了开元时有关教坊制度、轶闻及乐曲的内容和起源,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的重要资料。早期戏曲雏形“大面”、“踏谣娘”即记于此书。 在《教坊记》中,作者阐发了有关歌舞声色的美学思想,提出了“溺声色则必伤夭”的理论,并以历史事实说明:“殉嗜欲近情,忘性命大节,施之于国则国败,行之于家则家坏。 ”作者欲以此垂戒后世,体现了儒家正统的艺术观。 此书版本甚多,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和任半塘校订本为最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