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收入-支出模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收入-支出模型 也称45°线模型。 显示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凯恩斯经济学一个部门模型。假定资本存量、劳动力、技术、刚性工资以及价格和预期一定的情况下,这个模型描绘了一种静态均衡,即实际国民产值的供给等于人们希望购买的国民产值的数量。在这个模型中,总支出的规模决定产出规模以及相关的就业水平。 这个模型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的需求方面。 这个模型最终确立的均衡水平不必然与充分就业相联系,相反有存在失业均衡的可能性,即漏出与注入相等时确立的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完全可能存在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经济处于这种状态,凯恩斯学派的药方是提高政府支出水平,然后通过乘数的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和产量增加,以确保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在几何图形上,均衡是处于总支出函数与45°线相交那一点(如图1E点所示)由于萨缪尔森首先采用这种图解方法,因此这个图形也被称作萨缪尔森相交图。 由于在简单的模型中收入一方分解为消费和储蓄,而支出一方分解为消费和投资,因此,收入-支出模型同样可以用投资-储蓄均衡模型来表示。 在几何图形上,均衡是处于投资与储蓄相交那一点上(如图2E点所示)。 收入-支出模型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受到若干批评。首先,这个模型把重心放在经济的需求方面,而假定在任何支出水平上都会有相应的供给。其次,货币在这个模型中不起任何作用,而价格是外生决定的。 最后,这个模型实际上仅仅考虑商品市场,而不包括货币市场。后来的IS-LM分析模型才把它与货币市场综合起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