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摄〕 (shè) 引持;牵曳。 《汉书·张耳陈馀传》:“吏尝以过笞馀,馀欲起,耳摄使受笞。” 摄取;吸引。 如:摄影。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碑》:“磁石摄铁,不摄鸿毛。” 收敛。《庄子·胠箧》:“则必摄缄縢,固扃 。” 揭起。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 整顿。《仪礼·士冠礼》:“再醮摄酒。”郑玄注:“摄,犹整也。” 迫近。 《论语·先进》:“摄乎大国之间。” 追;捕。如:勾摄。《新唐书·酷吏传序》:“周矩谏后(武则天)曰:‘……今举朝胁息,谓陛下朝与为密,夕与为仇,一罹摄逮,便与妻子决。’” 保养。如:珍摄。 参见“摄生”。 代理;兼职。如:摄政。《左传·隐公元年》:“不书即位,摄也。”又《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杜预注:“摄,兼官。” 辅助。《诗·大雅·既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通“慑”。使畏惧。《左传·襄公十一年》:“武震以摄威之。” 古地名。 春秋齐地。本邢地聂北,邢亡后入齐,改称摄,为齐之西界,在今山东茌平西北。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载晏婴所说“聊摄以东”,即指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