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捕蝗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捕蝗图 【作品赏析】: 稷益庙俗称阳王庙,位于山西省新绛县阳王乡。 建庙不知肇自何代,元明多次重修。从壁画题识中得知,现存壁画系山西翼城县画士常儒及其两个儿子常来、常耜,门徒张絪,绛州画士陈圆及其侄陈文,门徒刘崇德等人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秋九月十五日绘成。该庙正殿东、西、南三壁皆绘有壁画,总合面积达一百三十余平方米。东西两壁皆作台阶式布局,宽823厘米,最高处达618厘米,是现存明代壁画中的巨制。 壁画内容有官农朝圣、稷益传说、烧荒伐木、狩猎耕获及山川林园等,讴歌了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辉煌业绩,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坚韧精神,既不同于佛教题材的敦煌壁画,也有别于道教内容的永乐宫壁画,与儒释道合流的青龙寺壁画更是判然有别。它精心描绘了涉及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和现实的农耕生活,故而在祖国壁画宝库中独树一帜。 《捕蝗图》是东壁《朝圣图》中位于北边的一个小小的局部。画的是一组农民朝圣的行列。 有的肩挑猎物,有的手握树枝,有的手掐黄蚁或各种害虫。 但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位正监押著蝗虫精的农民形象。此刻,他怒目圆瞪,咬牙切齿,右手紧抠蝗虫精的胸部,左手横握利刃抵住蝗虫精的背部。蝗虫精二尺多长,褐翅绿身,长腿利爪,张嘴吐舌,犹带猖狂凶狠的气焰。 此时它已被农民五花大绑,捆缚得牢牢实实,正作为前去朝圣的祭品。画工们以拟人化的漫画式的浪漫手法,对蝗虫的丑恶形象作了大胆绝妙的艺术夸张,充分表达了人民对祸害庄稼的蝗虫的深仇大恨,也显示出民间画家们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才能。画工们生动巧妙的造型本领,强劲有力的线描,精妙娴熟的设色,宏伟而严谨的构图,使整个壁画组成了复杂而又统一的艺术整体。 。明 稷益庙壁画选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