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黄以爲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黄以爲期。 【集校】: 洪兴祖:指嶓冢之西隈兮,与 校语:隈,一作隅。 并音薰。 朱熹: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爲期。 校语:隈,一作隅。纁,一作曛,并音熏。 黄省曾: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爲期。 明繙宋本:同朱本。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同洪本。 戴震、汪梧凤:同洪本。校语:隈,一作隅。
刘师培:《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注引 以又作而。 闻一多:曛 姜亮夫:隈,洪、朱同引一本作隅。寅按:形近而譌也。 补曰:“纁,浅绛色也。其爲色黄而兼赤,曛日入余光”。 则曛爲本字,而纁爲借字也。 《思美人》韵例,皆以两韵爲则,此二语与下不韵而与上之时爲韵,亦不合两韵爲则之例;疑此下尚有两句 上段知前辙之不遂兮句,王逸《章句》云:“比干子胥蒙祸患也”云云,虽可勉强附会,爲释前辙二字,究不能密合。其间必有脱 沈祖緜:曛,洪本作纁, 黄 王逸《怨思》:建黄昏之 。【集释】: 王逸:泽流山野,被流沙也。 嶓冢,山名也。《尚书》曰:嶓冢导漾也。 待闲静时,与贤谋也。曛黄,盖昏时。 郭璞:《西山 洪兴祖:《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注云:嶓冢,在梁州。 指嶓冢之西隈,言日薄于西山也。 朱熹:嶓冢,山名,汉水所出也。 纁,浅绛也,日 逡巡而不速徃,但期至于荒 汪瑗:隈,山隩也。 西隈,日所入处也。日将入时则色纁且黄,盖黄昏之时,喻人之年老也。“指嶓冢之西隈”,“与纁黄以爲期”,盖自誓此心,终身而不改耳。 自“欲变 陈第:勒骥更驾,迁延俟时,时之未遇,日入爲期,则 陆时雍: 漾山爲漾水,《禹贡》:导漾东流爲汉是也。嶓冢北卽 或谓蜀东诸峰皆嶓冢,谓其冈岭 黄文焕:宁需时日不竞世途也。 坐待日落,不以 钱澄之:此申言己之不能改前辙也。若欲改辙,将必更驾骥骐,操以造父,惩从前之迫切,因逡次而勿驱,疑求治之太急,聊假日以须时,优哉游哉, 王夫之:嶓冢,在秦西,秦始封之地。 时怀王听张仪之邪説,爲秦所诱执,如 至于嶓冢,虽未可卒图,而黄昏不爲迟暮,此与岳鹏举痛飮黄龙之志同。而君懦臣姦,忠臣被祸,其不能雪耻以图存一也。 林云铭:知世路之不可由,期 已上叙思君欲伸其志,又不能变 张诗:指嶓冢山之西隈,虽至 蒋骥:嶓冢,山名,汉水发源之处,在今汉中府宁羌州,楚极西地。原居汉北,举汉水所出以立言也。嶓冢,僻远之境。 喻言没身由此异路也。 屈复:爲期,犹言至死方休也。 指嶓冢之西隈,以日夕爲期,终不因车覆马 奚禄诒:《地志》云:嶓冢,山在陇西郡,跨氏道三泉、二县。水曲曰隈。 戴震:郑康成注《仪礼》云:“凡染 胡文英:葢屈子本与怀王密谋图秦,故与齐同盟,王甚任之也。 今复言之,思行其初志也。 刘梦鹏:原自汉北南征,故指近山爲言。薄暮西山,衰老已廹,而此心未 陈本礼:嶓冢,由嶓冢发轫。 与曛黄以爲期,卽黄昏以爲期之意。已上皆束装未发,而设言其如此也。 胡濬源:西日爲期,优游卒岁也,展转有待,殊无 孙诒让:纁黄,卽昏黄也。纁、昏古音相近,得相通信,犹阍之通作勋也。(详前《天问》)《离骚》云:“曰黄昏以爲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又前《抽思》云:“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爲期。”《九歎·远逝》云:“举霓旌之 ”校云:“纁,一作昏”,注云:“黄昏时天气玄黄,故曰黄昏。”亦纁、昏字通之证。 王闿运:深计不可骤成,故须之时日。不驱迫之后,因受怠诞之咎也。 嶓冢,蜀山。葢欲迎王由蜀乘夏水下汉。 曛黄,喻暗密也。 徐英:此遥指而虚言之也。 闻一多:《后汉书·赵壹传》:“谈至熏夕,极欢而去。”熏夕卽昏夜,熏纁通。 郭沫若:嶓冢山,在今陕西省宁强县北,汉水发源处。 黄孝纾:西隈,西边。期,时期。 姜亮夫:嶓冢,《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嶓之山,汉水出焉”,郭注:“今在武都氐道县南”郝懿行《笺疏》云:“案山在今甘肃秦州西南六十里。 ”按《禹贡》“岷嶓旣艺。”《汉书·地理志》嶓冢山在陇西郡西县,西汉所出,则今甘肃西和县东北之山也。《禹贡》又言“嶓冢导漾,东流爲汉”则爲东汉水所出,盖嶓冢由甘肃西和县蜿蜒而东,至陕西凤县北,折而南,至略阳县东,尚名嶓冢,爲东汉水所出,更折而东,遂爲江流间诸山脉也,至湖北漳县西南,爲南条诸山,荆山,亦其支也,分别详《水经·漾水》注。一本纁作曛。 《説文》无曛字,先秦以前书,亦未见此字,则作曛者,后人因曛黄皆纪日,故改从日也。字当作纁,纁黄,卽昏黄也。 孙诒让举纁昏字通之例是也,惟引《九歎》注玄黄之説,宜有以正之。玄黄有四义。 其言天地色者,不指黄昏言,《九歎》注义,乃汉儒瞽説,此当正者一。 时人有以玄黄与此纁黄声相转,遂牵合爲一义者,亦 至纁一作昏,注云:黄昏时天气玄黄,故曰黄昏,此非叔师旧文,出后人增补,失古义远矣。孙氏引以证字之通,而不能别白其义之不可通,此当辨析者也。 纁黄声通爲昏黄,然黄纁义则大异,不能以爲与黄昏一语。(《重订屈原赋校注》) 马茂元:与,数也。 以上是对顷襄王的希望。 谭介甫:嶓冢西隈,卽漾、汉二水的源头, 苏雪林:指者,不过用手指其方向,并非亲身莅临之谓。太阳每日在西沈没,而嶓冢在地理上又是相当辽远的西方,屈原不过在説我这次出游,一定要游个尽兴,非太阳沈下西山,我决不停止。这裏嶓冢无非“西山”的泛指。 杨胤宗:嶓冢西隈,将振旅扬旌于是也。 今 金开诚:嶓冢之西隈,指山的尽头,形容道路遥远。与,以。以上二名説:指著嶓冢山的西头,以黄昏爲到达的时间。 汤炳正:嶓冢山在秦国腹地,此乃身处汉北,因泝汉水而遥指嶓冢,并以黄昏爲期,盖有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