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拔毒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拔毒散

【概况】:

异名 王不留行、小年药、小迷马桩、扒毒散(《滇南本草》),小黄药(《云南中草药》),小拔毒(《云南中草药选》),四川黄花稔(通称)。

基源 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的全草。黄花稔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有13种。

原植物 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又名小粘药(昆明)。

历史 拔毒散首载于《滇南本草》,正名称王不留行。

……。至今昆明中药所用的王不留行,即为本品的种子。

形态 直立亚灌木,高达1m;全株有星状柔毛或毡毛。叶二型,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钻形,短于叶柄;基部的叶宽菱形至扇形,长2.5~5cm,宽近似,顶端短尖或圆,基部楔形,边缘具2齿,上部的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2~3cm,两端钝至浑圆,上面疏被星状毛或糙状毛至几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状毡毛。

花单生或簇生于枝端和叶腋,花梗长约1cm,密被星状毡毛,中部以上具节;无小苞片;萼杯状,长约7mm,5裂,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状柔毛;花黄色,直径1~1.5cm,花瓣倒卵形,长约8mm;雄蕊柱长约5mm,被长硬毛。蒴果近球形,直径约6mm,分果爿8~9,疏被星状柔毛,具短芒。

种子黑褐色,平滑,种脐被白色柔毛。花期6~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0页.图3349)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荒野、坡地和疏灌丛间。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广西。。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

【药性】:

性味 苦,凉。

❶ 《滇南本草》:“寒,苦。”
❷ 《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 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疔疮肿毒,肠炎菌痢,妇女经闭,跌打损伤。

❶ 《滇南本草》:“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毒溃散。


❷ 《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拔毒,接骨,通乳。治经闭,疗疮,枪伤,骨折。


❸ 《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选》:“治瘭疽疔疮:拔毒散鲜叶捣烂,敷患处。”
❷ 《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拔毒散鲜叶捣烂,加红糖或酒,调敷患处。”
❸ 《彝药志》:“治骨髓炎破溃流脓,久不愈合:取拔毒散鲜叶嚼细敷患处。3日换1次药。”

食疗 《云南中草药》:“治乳汁不通:拔毒散10~15g。炖猪脚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