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拔帜易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拔帜易帜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〇四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打赵国。 赵王歇及主将陈余,聚兵二十万在井陉口迎战。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偏僻小路)革(音bì,依靠山的掩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败逃,这里是佯败),必空壁逐我,若(指二千军)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命万人背水列阵,与赵军决战,赵军出击不能取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驱入赵壁,皆拔赵帜,立汉赤帜二千。 ” 后因常以“拔帜易帜”比喻取而代之,用“拔帜”比喻战胜。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