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人于千里之外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原指自以为是,不爱听别人意见的态度。像把人拒绝在千里以外。形容态度傲慢,不愿跟人接近。也形容文笔拙劣,语言无味,使人不愿接近。 [出处] 《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拒)人于千里之外。” [功能、例句] 作谓语。 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在辞章拙劣的文章中间,人们所读到的永远只是干瘪的词汇,刻板的句法、章法,即使这种文章把意思大体表达出来了,也会因为它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愿意亲近。” [附条] “拒人千里”。严复《救亡决论》。 [同义] 拒谏饰非 傲睨一世 [反义] 从谏如流 虚怀若谷 洗耳恭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