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拉莫三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拉莫三嗪 【制剂规格】 片剂:25mg,100mg,150mg,200mg。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阻滞电压敏感性钠通道,减少钠内流而稳定神经元细胞膜,从而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氨基酸(谷氨酸盐和天冬氨酸盐)的释放,有效地减少癫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98%。单剂量使用本品时,2~3 h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平均半衰期为12.6 h,若与丙戊酸钠同用则半衰期延长至27 h。表观分布容积为0.9~1.3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5%。主要在肝脏代谢,约有94%的药物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2%从粪便排出。 【适应证】 用于其他抗癫 【用法、用量】 口服:一般开始应用本品应从低剂量开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成人:开始可50mg/d。2周后可增至100mg/d,分次服用,逐步加到维持量100~200mg/d,分次服用。 (2)2岁以上儿童:开始剂量每天为2mg/kg,1周后逐渐增至每天5~10mg/kg;若与丙戊酸钠并用,开始剂量每天为0.5~1mg/kg,逐渐增至每天1~5mg/kg。 【药物相互作用】 (1)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患者加服拉莫三嗪,互不影响稳态血药浓度。 (2)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加服拉莫三嗪,可使丙戊酸钠血浓度降低。 (3)在服用拉莫三嗪的基础上加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将分别降低它们的稳态血浓度45%~54%和40%。加服丙戊酸钠则增加拉莫三嗪的稳态血浓度40%。 【不良反应】 (1)常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视物模糊、复视、共济失调、皮疹等;少见有变态反应、面部皮肤水肿、肢体坏死、自杀企图,以及胃纳减退、体重减轻等;罕见的有严重致命性皮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 (2)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有: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复视、头晕、恶心、呕吐等,剂量过大可出现严重嗜睡、头痛、甚至昏迷。 【注意事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