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而遂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而遂行。 【集校】: 洪兴祖: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 朱熹: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校语:案,从木,与按,从手者同。 黄省曾:抚珮衽以案志兮,超 明繙宋本:同朱本。 朱多煃:同黄本。 汪瑗:抚佩衽以按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毛晋:抚珮衽以案志兮, 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王逸:整饬衣裳,自觉慰也。 失志惶遽而直逝也。 洪兴祖:衽,衣 朱熹:行,叶户郎反。衽,裳际也。 林兆珂:言己欲韬晦随俗,而羣小情状莫测,中心沸热若汤也。则亦整饬衣裳,不敢背违昔时之纕佩,以案定己志,惘惘然徨遽而遂行也。 汪瑗:抚,扪也。佩,杂佩也。 按志,抑弭其志,不使躁急也,应上“心踊跃其若汤”而言。超,远举貌。 惘惘,犹茫茫。盖不知其定在方所,而交地周流以求之也。 遂,犹速也。《论语》曰:“明日遂行。”此承上二章而言,言己随飘风所仍,以求彭咸,时或髣髴而得其形似之所在,已而又复不见。将以爲或遇邪?则忽焉不见;将以爲不遇邪?则又髣髴而存;若在若亡,莫知定在,此心之所以踊跃而不能已也。 惟此心终不能已,故复从容而按志,超然而遂行,将以周流乎天地之间,以冀其终当获遇而后已焉。上二章言或行或悲,意犹未定,至此则决于行矣。 此篇所谓远游之説,虽若託爲求访彭咸之所在,然其意实寓乎求道之心。 观此章所言,其意与顔渊喟然叹曰章相类。后章叹老之将至,及下文愈求愈远之説,其微词奥旨,实有所在也。上章之所言志者,岂徒然哉?或曰,彭咸之所在, 亦是。 陆时雍:瑶琚珮兮璆然而不鸣,兰茝兮而暗馨,抑心兮而私自怜。 所谓抚珮衽而案志也。超惘惘而遂行,复激昂而自强也。 黄文焕: 亟接“遂行”,浑身颠倒自 钱澄之:案志,抑之使伏也,然忽不自按,惘惘起行,亦不知所行也。 王夫之:俯仰无聊,惟整衣惝怳,抑志而赴江南。盖虽未赴湘流,而生趣已尽,有若此者。 林云铭:心之所以踊跃者,以远志犹在也。抑按其志,超然爲无所知之人。 周流而行,或可以逍遥自恃乎?伏下“登石峦”、“上高巖”两根。已上思彭咸旣谏见拒,而己之哀思不能自遣,有相符者。 蒋骥:珮衽, 衽,衣襟,亦近膺之服也。 则复抚其繫缚者以抑按之,庶得超然遂其游行乎。 屈复:目虽不见,心不能忘,故自抑其志,惘惘随风而去也。 右三叚,明思无昼夜,乃随风而去也。 奚禄诒:复抚心按 胡文英:超,疾跃也。 自抚其珮衽,以案其志,若别有所寄者,乘此惘惘然不甚分明之际,而疾跃以行,或可留落。 此思心愁苦,若待分明,恐又不忍行也。 刘梦鹏:案,考也。 超,急举貌。惘惘,思切急而神昏愤也。 惘惘遂行,犹上章“焭焭南行”之意。自“惟佳人之永怀”至此,归所云“赋诗自明”者。 陈本礼:此已入秦境矣。惘惘者,有茫然不知其所之之意。 胡濬源:案志,所谓抑心而私自怜也。惘惘遂行,根“从容周流”来。 王闿运:言迁沅不死之意,犹欲王反,故自抑志。 沈德鸿:惘惘,失意貌。言抚衽抑志,旣又超然而起,惘惘然行,盖皆敍不能自安处之状也。 徐英:自“糺思心以爲纕兮”至此,旣宽然自慰,又惘惘独行,亟述侘傺无聊之概。 闻一多:怊,失意貌。《庄子·徐无鬼篇》:“武侯超然不对”。《韩诗外传》九:“超然自知不及远矣”。《七谏·自悲》:“超慌忽其焉如”。字并作超。 文怀沙:抚,整顿。 珮,佩挂的物饰。案志,按抑住理想。超惘惘,非常怅惘。遂行,就此走了吧。 (《屈原集》注) 黄孝纡:抚,手摸。案志,按下心志。 姜亮夫:珮,玉佩也。超,举也。此二句言思涌若汤,以志之犹有所指在也。 抚持珮衽,而抑案其志,遂惶惶遽遽,而超举远行矣。 马茂元:超,遥远而渺茫。 谭介甫:抚,持也;珮,与佩同。 超,假爲怊,怅恨也,惘惘,失志貌。遂,读爲邃,远也。 杨胤宗:歑欷嗟叹,涕泣凄然,此骚人终夜不寐也。愁心纠思,忧劳编膺,此孤臣长日徘徊也。噫!秦关北望,雪山隔故主之悲;湘沅南来,波涛诉逐臣之恨,惘惘而行,以就死地,千载下吾爲之哭矣。 吴孟复:珮,指纕。 袵,指膺。“抚珮袵”实爲抚著可愁之事。 蒋天枢:珮繫于带,带之下爲衽,故连言“珮衽”。超,举足越过之称。 惘惘,神识不清貌。在神智惘惘中,竟欲在某地超越而过,极言不能自制之心情。 王泗原:佩,今本作珮,是俗字。超,《説文》“跳也”,有度越之意。遂,副词,终究。 何剑熏:案爲按之假。按,元部;遏,月部,二部爲平入,故可通用。《诗·大雅》:“以按徂莒”,《孟子》引按作遏。 遏,止也,抑也。超同怊,亦卽惆怅之惆。《楚辞》用词,三字成一义者有之,如《远游》:“怊怅怳而乖怀。”此句亦与彼同。 (《楚辞新诂》) 汤炳正:案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