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槛
《汉书·朱云传》载: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 “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汉元帝时,诏禹给太子讲授《论语》。成帝即位,尊以师傅之礼),罪死不赦。’御史(是负责纠察的官吏)将云下。 云攀殿槛,折槛。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关龙逢谏止夏桀长夜之饮而被杀,比干谏纣王淫乱不止而被剖心致死)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如何耳。 ’”后经辛庆忌以死谏争,朱云才得免罪。“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汉时,朱云为人秉性刚直。有一次在朝堂上当众指斥那些尸位素餐,患失患失的佞臣,并请求皇上赐给他尚方斩马剑,要亲斩张禹之头。 汉成帝听说要斩太傅,勃然大怒,要处死他。朱云攀殿槛时,将槛折断。后来成帝不让改变原样,是为了表彰忠直的大臣朱云。 后因以“折槛”用为朝臣敢于直谏的典故。 唐·杜甫《折槛行》“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宋·陆游《书志》诗:“铸为上方剑,衅(古时制成新器物,杀牲以祭,因以其血涂缝隙叫做衅)以佞臣血。”是暗用此典的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