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扬雄读书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扬雄读书台 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西子云书院旁,相传西汉文学家、学者扬雄(前53-公元18)少年时曾在此读书。 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 “不为章句训诂通”(《汉书·扬雄传》)。 年40余方出川,任给事黄门郎。 曾获赐“笔墨钱六万,观书于石渠”。好辞赋。尤喜读司马相如、屈原作品,曾读屈赋,“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桓谭欲从学赋,乃有“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论。又论读书云:“观书者,譬诸观山及水”(《法言·吾子》)、“一卷之书,必立之师”。 后为明吴应箕编入《读书止观录》,认为“读书者当观此”。 又主张读书应“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法言·学行》)认为读书应与实践相结合,“学,行之,上也。”原集已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子云书院系后人在扬雄少年读书处原址建成的纪念性建筑,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蜀府丞奉正宋景重建。杨慎游此留有《郫县子云图》诗,有句云:“落景登临县郭西,生来结构与云齐。”清代改为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1949年后改为小学。 扬氏在成都的居邸原名“草玄堂”,后改建为亭。因唐刘禹锡《陋室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句,故又称“西蜀子云亭”。 在今成都市青龙街第十三中学校址内。原亭旁砌有雕石栏杆的石底方池,据说系扬雄洗涤笔砚之处,称为“洗墨池”。唐岑参《扬雄草玄台》诗云:“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现亭池均废,仅有遗址可寻。在四川绵阳市西西山上则有“子云亭”,传扬雄入京都时曾于此读过书,故后人建亭纪念。亭下右侧有宋刻扬子云画像,左侧石崖上有明人题记。清道光时重建,并镌扬雄传于石壁上。 现存六角亭为1978年重建,旁有洗墨池等。此外,郫县、犍为县等均建有子云亭。 墓在四川郫县城西南11公里处的三元场附近,封土若丘山,东西有农舍竹林环抱。墓前里许竹垅间,为郫县子云亭原址。 清乾隆时方移至于云墓前。 今仅存土台遗址,与墓相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