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扬州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扬州慢 【词题】:淳熙丙申至日(1),余过维扬(2)。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3)。。 【原文】: 淮左名都(4),竹西佳处(5),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6),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8),青楼梦好(9),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10),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意译】: 我来到淮南东路的著名都市扬州,经过名胜之地禅智寺旁的竹西亭,下马解鞍,稍作停留。 当年楼阁林立、繁华兴盛的十里扬州长街,如今已变为野草野麦杂生的荒地。自从金兵的铁蹄进犯长江以后,扬州城被夷为一片废墟,只剩下了残破的城池和荒芜的古树,劫后余生的人们至今仍然害怕谈起当年兵荒马乱的岁月。时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带著寒意,飘荡在空旷孤寂的扬州城上空。 想当年,风流俊逸的诗人杜牧曾经写下过许多赞咏扬州的诗句,如果他今天旧地重游,一定会因为眼前的荒凉残败而吃惊。 纵使有杜牧写“豆蔻”诗和“青楼梦”的才华,也难以表达我此时的悲怆心情。杜牧曾经歌咏过的二十四桥如今还在,可是当年的繁华景象已经全部消失,只有桥下的水波轻轻荡漾,无声无息地倒映著清幽凄冷的月光。桥边的红芍药年年盛开,可它们究竟为谁而开?有谁前来欣赏!。【点评】: 写这首词时姜夔二十一岁。 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金兵南侵,攻陷扬州,但在扬州附近瓜州镇渡江时溃败,金主完颜亮也被部下所杀。金兵在退去时遂将扬州城洗劫一空,使扬州几乎成为一片瓦砾。十六年后,即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冬至,姜夔路过扬州,目睹经战争洗劫后的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全词以比兴手法表达作者的家国之恨。 “犹厌言兵”一语,把千言万语都难以说清的无限伤心,浓缩此四字之中。所以题序末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之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