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打扰 打搅 扰乱 搅扰 烦扰 干扰 骚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打扰 打搅 扰乱 搅扰 烦扰 干扰 骚扰 打扰dǎrǎo 打搅dǎjiǎo 扰乱rǎoluàn 搅扰jiǎorǎo 烦扰fánrǎo 干扰gānrǎo 骚扰sāorǎo 动词。 表示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或正常活动,使产生混乱或不安。 “打扰”侧重于使别人生活或活动的正常安排受到影响,意思最轻;可作婉词而带客气的和讲礼貌的态度色彩;很常用,特别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 例如:“我为什么拿这些事情来打扰你呢”(巴金:《窗下》);“‘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懊丧地走了出去”(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将来我到北平去,不是一样要打扰您?”(杨沫:《青春之歌》);“常恩不便打扰她,就又走开了”(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这样深更半夜,不要去打扰他吧”(孙犁:《风云初记》)。 “打搅”在意思上和“打扰”一致,只是略为重些;也可作婉词而带客气和讲礼貌的态度色彩;也有口语色彩,南方较常使用。 例如:“你这样忙,我们来,真是打搅你了”;“孟有元觉得不应该打搅老百姓,夜里偷偷地走了”(《茅盾评论文集》,上册);“我看书的时候,要是你再来打搅我,你今后就别再想听我的故事”(《夏衍选集》,上册);“既决定要不声不响地搬走,为什么又要去打搅人家的睡眠”(叶君健:《在草原上》)。 “扰乱”强调导致别人的生活或活动产生混乱,意思比“打搅”“打扰”重。 例如:“革命军是百姓的军队,决不会扰乱百姓”(《郁达夫选集》);“我的两个孩子一天到晚地叫著,扯我的衣服……扰乱我的工作”(鲁彦:《孩子的马车》);“一些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扰乱本市城乡治安秩序”(《文汇报》,1983.10.19)。 “搅扰”强调使人受影响而烦躁不安,意思的轻重和“扰乱”一致;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 例如:“这突然爆发的急转直下的形势,把她搅扰得糊里糊涂”(杨沫:《青春之歌》);“这时因觉英刚刚来搅扰了一阵,弄得她心里更不舒服”(巴金:《春》);“他以为她来搅扰了他的创作,颇有些愤怒了”(鲁迅:《幸福的家庭》)。 “烦扰”强调使人受扰而心烦;在指自己的行为而向对方说时,带客气的态度色彩;意思比“搅扰”“扰乱”又重些。 例如:“我刚才烦扰您了,非常抱歉”;“为了组织学社的事,我们不得不再次烦扰先生”;“我听了它们的叫声实在想说出来:我是烦扰极了“(《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卷)。 “干扰”强调打乱和妨碍活动的正常进行,多用于多个人的或社会集体的重大事情,意思的轻重和“扰乱”“搅扰”一致;可以同“互相”组合。 例如:“北京‘西单墙’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社会治安,干扰了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光明日报》,1979.11.28);“我一拿意见,必然干扰党组扩大会同志的思考”(曲波:《山呼海啸》)。 “骚扰”强调引起混乱,使正常、安宁状态受到破坏;意思最重(比“烦扰”还重);可用于敌人。 例如:“清兵虽然大部分向东便门和广渠门一带移动,但是也有游骑到安定门和昌平之问的地区骚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周围德寇坟墓已渺无踪迹,树木被砍伐者,也丝毫不见其遗痕,似乎是从来未被骚扰过了一样”(郭沫若:《洪波曲》);“老太太现在有病,在床上躺著,劝你们不要进屋里去骚扰她了吧”。 “干扰”在表示“妨碍无线电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振荡”时(如说:“干扰很厉害,这个电台的播音没办法收听”),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