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扁柄黄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扁柄黄堇 【名称出处】:《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概况】: 异名 尖突黄堇(《新华本草纲要》),黄花紫堇(《西藏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扁柄黄堇的全草 原植物 扁柄黄堇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C.boweri Hemsl.),又名东丝勒、东丝儿(西藏藏语),至马朵共(青海藏语)。 形态 铺散状草本,植株灰绿色。主根圆柱形而长。茎自颈部分枝,枝密集丛生,高约5cm。 基生叶长3~5cm,叶柄长而扁平;叶片轮廓心形,长约1cm,宽约1.2cm,二回3裂或2裂,裂瓣顶端具短尖;茎生叶稍短,与基生叶相似。总状花序,花少而密集,长1~2cm,短于叶。 苞片扇形,长约1.2cm,宽约0.8cm,顶端条裂,具短尖;萼片宽三角形,具齿;花瓣黄色,上花瓣长约8mm,瓣片背部略呈兜状,顶端渐尖,距圆筒形,略向上弯曲,约为花瓣全长的1/3,柱头前端横向3裂,有中央裂瓣再浅2裂。果实椭圆形,长约6mm。 种子2列,通常4枚。(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1册.691页.图874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200~5300m的高山砂砾地或流石滩。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 【化学】: 含普鲁托品(Protopine)、毕扣扣灵(Bicuculline)、(+)-山缘草碱(dAdlumine)、碎叶紫堇碱(Cheilanthifoline)及四氢黄连碱[1,2]。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81;16(2):49 [2] 药学学报 1985;20(5):377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健胃止痛,清热止痢。 主治 胃炎,溃疡病,痢疾,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