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定代词

用作句子主语或小句主语。

义即“有人”。
❶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句义: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从政呢?”
❷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句义: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
❸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秋水》)--句义:惠子在梁国为相,庄子前往梁国拜访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做相的。”于是惠子很害怕,在首都大肆搜捕庄子,搞了三天三夜。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对动作或情况的揣测估计。义即“也许”、“或许”、“大概”、“恐怕”。
❶ 谓其子曰:“吾病或可以救矣。”(《搜神后记·卷三》)❷ 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昌黎先生集·送张道士》)--句义:或许是表章奏疏太繁多,裁夺选择尚未轮到此。斯:此。
❸ 子玉刚而无礼,少与之兵,或能戒惧而不败耶!(《苏轼文集·楚子玉以兵多败》)--句义:子玉刚愎自用又不讲礼仪,〔如果〕少给他一些军队的话,〔他〕也许还能够有所戒备警惧而不至于遭到失败吧!

二、表示追加或补充。

义即“又”。
❶ 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句义:既立了监酒官,又设了佐酒史。
❷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史记·魏公子列传》)❸ 处者既失其真,造者或损其福。(《全后魏文·任城王澄:奏禁私造僧寺》)--损:减损,减少。

三、表示动作或情况的偶然发生。义即“有时”、“间或”。

❶ 或遇寒雪,樵箸不售,无以自资,辄自榜船送妻还孔氏,天晴复迎之。(《宋书·朱百年传》)--句义:有时遇上天寒大雪,柴禾没有卖出去,无法养活自己,便亲自划船送妻子回孔氏娘家,等到天晴后再迎接回来。樵箸:柴禾。

售:卖出。

辄:就,便。榜(bàng)船:划船。

❷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句义:有时皇帝的诏命急著要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❸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昌黎先生集·马说》)--一食:喂一次。尽:吃光。

连词

一、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

义即“假如”、“如果”。
❶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使归其地。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句义:晋国为盟主,诸侯之间假如互相侵伐,晋国就讨伐它,让它归还侵占别国的土地。
❷ 阴中法严,帝或闻之,当获大谴。

(《太平广记·杂传记六·冥音录》)--句义:阴间法律严苛,天帝如果听说了这件事,〔我〕就会遭到严厉的谴责。

二、在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选择关系。

义即“或者”。
❶ 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居草泽:指地位低下。

的:确,深刻地。知:了解。阳:通“佯”,假装。

❷ 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宋史·王安石列传》)--田宅:田地、住宅。抵挡:抵押品。助词

用于句中,前面一般与否定性无指代词“莫”或“无不”相照应。

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❶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无不尔或承:没有谁不拥戴你。
❷ 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适:到。

莫之或欺:没有谁会欺负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