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结构] 复句式:转折关系。 [释义] 抢得天下的倒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有口难辩之意。 成:成功。则:古汉语连词,相当于“就”、“便”。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五:“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功能、例句] 作分句。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附条] ❶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 ❷ “成王败寇”。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