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愤怒激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愤怒激起 亦称“侵犯唤醒”。 侵犯或攻击行为的准备状态。伯科威茨等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挫折-攻击理论的基本观点——挫折是引起侵犯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后果,二者之间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作了进一步修改,并在内容上有所丰富。 他们强调环境诱因和内在情绪状态的交互作用。 首先,对挫折的反应造成了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先前获得的侵犯性习惯也能够建立起准备状态。换句话说,伯科威茨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取决于挫折,一种干预变量——准备状态——也必须加入到挫折与侵犯的关系中去。其次,刺激诱因或外在的激发物,应该是决定表现侵犯的因素,起著重要作用。伯科威茨等人的观点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实事件和实验结果,但仍有改进的余地。如吉恩和斯通纳1973年的研究表明,在考虑侵犯的情绪状态的同时,也应注意人的认知内容对侵犯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为人对厌恶事件(如挫折)的解释,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抑制人的外部侵犯行为。在他们的实验中,所有先前受到攻击的被试观看同一拳击电影片断,1/3的被试被告知这场争斗是由于报复而发动的,1/3的被试被告知这场争斗是为了赢得金钱奖励,还有1/3的被试没有得到任何解释,结果,只有被告知争斗是出于报复动机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