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愤启悱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愤启悱发 孔子关于教学心理的观点。 指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仍不理解时,去开导他;在学生想说而无法清晰地表达时,去启发他。《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论语集注》卷四)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把握时机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只有学生在心理上处于紧张的期望和准备状态,这时的启发才能恰到好处。 如果学生处于未愤、未悱状态,纵然给予开导启发,他们也会抱无所谓的态度,或者不知其所以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