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营战术
太平军在夜暗条件下袭扰敌营的一种战法。 据《贼情汇纂》卷五记载:太平军在袭扰敌陆营时,先派遣数骑马勇士,各带几枚火球,然后以百人左右携带鼓角旗帜,衔枚急走,距敌营数里于隐蔽处设伏,半夜三更后,骑士直驱敌营,抛掷火球烧敌军帐,以惊扰敌军,数里外大队太平军遥见火起,则鼓角齐鸣,直杀敌营,能奏奇效。在袭扰敌水师时,每用大船数只,载芦柴焚烧,诱敌炮船进击,另派多条小船暗绕至敌炮船之后。 并靠近辎重船只,抛掷火球、喷筒,以焚敌船。 或在江河沿岸隐蔽处,连绵十多里,分散设伏兵,专放喷筒、喷火如流星,相继不绝,使敌船惶恐撤走。 1855年初,太平军在九江、湖口战役中,每于江中出动火船,两岸出动部队,喊声震天,惊扰敌营,疲惫湘军,使其彻夜戒严,不敢安枕,为后来取得九江、湖口大捷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