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悲观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悲观主义

亦称“厌世主义”。

指对事业和前途悲观失望、失去信心的消极态度。与乐观主义相对,是一种极为消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在人类历史和个人生活中,恶总是大于或多于善,善永远不可能战胜恶,因此人注定要受苦受难,生命注定会充满烦恼和忧愁,与其痛苦地生活,不如弃绝人生,以求解脱。“悲观主义”一词,是在1792年英国科尔里奇的一封信中最早出现的,而其普遍通用则是在19世纪。

其代表人物有叔本华、哈特曼、尼采、闵林德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如叔本华认为,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坏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在生存意志的驱使下相互斗争、拼搏,只有纯粹的恶,善是虚幻的;人生充满苦难,根本不值得保存。最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哈特曼则声称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但在这个世界上,邪恶的分量超过了善良,人们有罪的感觉绝对超过对欢乐的追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宣称,悲观主义是惟一的道德哲学:人生毫无意义,只是一个永远没有下场的悲剧。

从历史上看,悲观主义往往是行将崩溃的社会集团或没落阶级思想情绪的反映。

劳动人民在受到沉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既无力改变自己的苦难生活,又看不到消除这种苦难的力量和方法时,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在社会主义中国,无产阶级伦理学提倡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主张每一个人都坚信人类的社会进步和道德进步,正确对待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