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集校】: 洪兴祖: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校语:阨,一作隘。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姜亮夫:阨,洪、朱同音厄,洪、朱又或读作隘,又同引一本作隘。寅按:迫阨连文,则字当作戹,亦作厄。 《説文》:隘也。《诗·谷风》笺:“戹难勤苦之事也。”至阸本训塞也。 《史记·商君传》:“魏居岭阸之西。”《索隐》:“阻也。”然经典多两字互通,而假阸爲戹者尤多。 《左》昭元年“所遇又阨”,《孟子》“阨穷而不悯”是也。隘与戹本可互训,《説文》训陋;《诗·殷武》笺:“逾方城之隘”,《释文》:“窄也。 ”然音与阨极近(戹隘双声,戹在陌韵、隘在卦韵),故古多相混,《汉书·刑法志》“其生民也 【集释】: 王逸:哀衆嫉妒,迫胁贤也。 高翔避世,求道真也。 汪瑗:悲,伤也。世俗,当世之风俗也。迫,侷促也。阨,与隘通用,卑狭也。愿,欲也。 轻,易也。轻举,谓得道身轻而易举,犹言高飞也。远游,犹言长往也。此章“悲世俗之迫阨”一句,乃一篇之大旨。 屈子其所以愿轻举远游之本意,实在于此。下文“遭沈浊而污秽,超氛埃而淑尤”,免衆患而不惧,皆申言世俗迫厄之意,而情词益加切矣。 其诸访求神仙经营四方之説,亦不过推衍轻举远游之意耳。是此章首二句乃一篇之纲领,而首句又爲次句之根柢也。知此则屈子之极言远游之乐者,非真有意于远游,而实悲世俗之迫阨,爲欲去之而不能。特假设之词,聊舒其愤懑耳。王逸曰:“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爲谗佞所谮毁,下爲俗人所困极。”是可哀也矣。 王夫之:阨,与隘通。轻举,轻身高举。 远游,远尘而游于旷杳。 林云铭:迫,近。阨,隘也。近则不远,隘则不大,所以日处沉浊中以爲固然。 因悲而欲舍去,轻身高举,游于上下四方,而自得其远大也。 屈复:迫,窘逼。阨,限,本作阸,塞。轻举,轻身高举。 胡文英:时俗迫阨,则贤者难容,故欲借远游以避之。 姜亮夫:迫,《广雅》:“急也。”《吕览·贵生》:“迫生爲下。”注:“促也。”阨字又作阸,《説文》训塞;此与迫连文,当爲戹之借字,隘也。《苍颉篇》:“困也。”“悲时俗之迫阨”,《章句》云:“哀衆嫉妒,迫胁贤也”,义极确。“愿轻举”句,《章句》:“高翔避世,求道真也”,此探下文而爲之説,义是也。 汤炳正:迫阨,狭隘侷促。此言因党人嫉贤进谗,王壅蔽不寤,使己无容身之地。正如《离骚》所云:“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