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恩格尔定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恩格尔定律 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1854至1880年调查比利时劳动者生活后创立的。 该定律表述如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大;随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小。一个国家越穷,则每一个国民平均支出中食物开支所占比重就越大;随著生产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小。鉴于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的总和,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食物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可以用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来代替。 这样,恩格尔定律的表述就变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恩格尔定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注意两个前提:一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二是“食物支出”应有统一的含义,即维持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的食物支出。如果这两个前提发生变化,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也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玛格丽特伯克在1968年对恩格尔定律在分析食物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时应考虑以下5种影响:城市化的影响;商品化因素的影响;加工食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影响;家外就餐增加的影响;农产品含物比重增加的影响。这5种影响都使食物消费支出及其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增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