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癸★★★ 03488名

guǐ 名天干的第十位。见“干支”。用法说明㊀不读 kuí。㊁上边是“癶”,不是“ ”。由“癸”构成的字有“葵” “睽” “揆” “暌”等。
字源解说 “癸”是“揆”的本字。癸,甲骨文 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 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 在“乂”形符号 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 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 误写成“又” 。金文 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 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籀文 将篆文 上部的个“又”误写成两个“止” ,将 下部的两个“又”误写成“矢” 。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的 写成 ,将籀文的“矢” 写成“天” 。当“癸”的本义消失后,籀文 加“手” 另造“揆”代替,强调手工测量。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屬皆从癸。 ,籀文从癶,从矢。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癸,代表冬令,这时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的篆文字形,像水从四面流入耕地中央的样子。在天干顺序中,“癸”跟在“壬”后面,像人的脚。所有与癸相关的字,都采用“癸”作边旁。 ,这是籀文写法的“癸”字,采用“癶、矢”会义。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天 癸
【同音字】 gu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