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经久与恒常。 义即“总是”、“常常”、“经常”。 ❶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诗经·小雅·小明》)——无恒安处:不要总是贪图安居。 ❷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句义: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尊敬他。 ❸ 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刘禹锡集·天论上》)——句义:奖赏常常赐给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的人,而惩罚常常枉加在正直的人身上。佞(nìng):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的人。 ❹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世说新语·德行》)——殊:特别。母恒使守之:母亲总是让王祥看守李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