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思无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思无邪 孔子总评《诗经》用语,也是他文艺批评的标准。 见《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原为《诗·鲁颂·駉》中诗句。“思”,为句首语助词,无实义。“无邪”,原指鲁僖公从国家长远利益著想,养军马众多,所虑皆为正道。孔子借用“思无邪”作为文艺批评的标准,来评价《诗经》,已另有新义。句首的“思”字,有人仍作虚字解,认为无实义。 也有人作实字解,认为是“思想”之“思”。两种解释均可。 所谓“无邪”即“纯正”。 《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把“无邪”释为“归于正。”《论语正义》解曰:“论功颂德,止僻妨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可见,孔子的“思无邪”标准,是要求诗的思想内容必须纯正,完全符合儒家的礼义和道德规范。“思无邪”理论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自从孔子提出之后,一直被儒家经生和封建文人奉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它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个性,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都是一种极大的束缚。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它是囚人的牢笼。而它强调从诗的思想内容和诗的社会作用上,去分析、评价作品。 这一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借鉴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