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
(1)烈士。 《天父圣旨》乙荣五年(1855)九月初五日记“天父”“大沛恩施于忠臣”事:“因有忠臣之母妻家内,稀少用事之人,家中之事未免艰难苦楚”,谕令“王宗嫂等帮助所有忠臣母妻一切家事,或帮取柴薪,或帮助耕种”。这些孤苦的“忠臣母妻”正是烈属。 《名册》载 天福典乐姜馆有“吴玉隆,年十五岁,安徽省和州人,于庚申十年在雍家镇入营,忠臣子,馆内打杂”。这个“忠臣子”,则是烈士遗孤。王永年《紫苹馆诗钞·陷金陵》注:“其因出征而亡之妻则称功臣妻。自广西入军营者故后,其妻曰忠臣妻。 ”但据吴玉隆的年龄、籍贯和入营时间、地点,可知后期并不按此区别“忠臣”与“功臣”。 (2)泛指忠心顶天报国之臣。《天命诏旨书》:“各做忠臣劳马汗。”《天情道理书》:“安邦定国尽忠臣。”《天兄圣旨》:“(余)廷璋,尔是老忠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