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忠 儒家的道德规范。 孔子非常重视“忠”,把它当作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的“忠”,主要是指别人的一种关系,把尽力帮助别人叫“忠”。 “忠”,还指诲人不倦,教人以善。《宪问》:“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的“忠”,也指忠于君主,《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讲忠比较少,他不大讲“忠君”道德。他讲的“忠”,指的是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孟子·滕文公上》:“教人以善谓之忠。 ”汉以后出现的“三纲”中的“君为臣纲”规定臣民对君主要绝对的“忠”,忠君道德便成为天经地义、永恒的伦理教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