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
负:背弃。 忘记恩德,背弃信义。指忘掉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元曲选·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他怎生忘恩负义?”《三侠五义》第一百一十一回:“惜乎你这一片血心,竟被那忘恩负义之人欺哄了。 ”郭沫若《行路难》:“日本人哟!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哟!我们中国究竟何负于你们,你们要这样把我们轻视?” 也作❶ 【忘恩背义】。《水浒全传》第十一回:“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的我们忘恩背义。” ❷ 【背恩忘义】。《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xiāo)獍(jìng)其心。”(枭獍:相传枭是食母的恶鸟,獍是食父的恶兽。 比喻忘恩负义的恶人。)❸ 【辜恩背义】。宋·乐史《绿珠传》:“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❹ 【忘本负义】。《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倘有个不肯去拜见荐卷老师的,大家便说他忘本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