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浊音界
在心脏叩诊时,当叩到心脏和大血管不被肺遮盖的部分呈实音,则为心脏绝对浊音界(absolule cardiac dullness);若叩到心脏被肺遮盖的部分呈相对浊音,则为心脏相对浊音界(relative cardiac dullness),此浊音界可反映心脏实际的大小。叩诊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检查者一般采用间接叩诊法。叩诊左界时,自心尖搏动的肋间开始,从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待确定心界后,再逐肋间上移至第2肋间为止。叩诊心脏右界时,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依次逐肋间上移至第2肋间,沿肋间隙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发现由清音变为相对浊音时,表示心脏的边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和形状。越过相对浊音界继续向内叩诊,叩诊音变为实音时,称为心脏绝对浊音界。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大小见下表。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注〕正常成人左锁骨中距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心脏浊音界增大: ❶ 全心增大:常见心包积液、心肌病、全心衰竭、艾勃斯坦畸形等; ❷ 心脏相对浊音界缩小:肺气肿、左侧气胸、纵隔气肿、小心脏综合征等; ❸ 左心界增大: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❹ 右心界增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