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徭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徭役

古代国家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役。

一般有军役、力役和其他杂役。各国历史上都有。它是在自然形态上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一种原始的赋税方式。

中国的徭役制度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已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尽心下》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规定:适合男丁一生须到国都服役一年,称“正卒”;到边塞戍守一年,称“戍卒”;每年到郡县服役一月,称“更卒”;雇人代替称“更赋”。唐初行租庸调制,男丁岁役20日,若不役则收其庸;改行两税法后,庸归入两税之内。

宋王安石变法,曾行免役法,当役人户可按资产等第出代役钱交官府雇人代役,以后废除。明行一条鞭法后,徭役统征银两,称为丁银,与田赋合并征收。清雍正时,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从此赋役合并,徭役归入田赋。旧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征发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人民。

虽然赋役合并,但在赋外的无偿征发仍然存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