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原指因为高兴而物我两忘。后形容人高兴得忘乎所以,失去常态。也指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形:形体,指本身。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勿忘形骸。”蔡松年《念奴娇·田唐卿……作念奴娇以寄之》:“畴昔得意忘形,野梅溪月,有酒还相觅。”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 ❷ 作定语。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徐鹏飞抬起那往常罕见的得意忘形的冷酷的脸,把笔丢下来了。” [附条] ❶ “得其意而忘其形”。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 ❷ “忘形得意”。宋·欧阳修《盘车图》。 [同义] 趾高气扬 顾盼自雄 忘乎所以 [反义] 灰心丧气 垂头丧气 心灰意懒[辨误] 形,不能写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