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郊
【生卒】:1920— 【介绍】: 原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1920年9月20日生。 早年,在福建莆田、厦门等地求学。193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并开始学习写作。 1939年,在《七月》发表诗作。 1941年,到桂林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协助聂绀弩编辑《力报》副刊《新垦地》、《半月文艺》;同时主编《半月新诗》;同年出版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 以后几年,在报刊上发表诗和散文,形成创作高潮。1947年,在反内战反饑饿运动中被捕,关押11个月。1949年5月,绕道香港转赴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后到《光明日报》主编副刊。 1950年,到湖南大学中文系任教。 1953年院系调整,转湖南师範学院中文系任教。业余编辑出版《湖南歌謡选》。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捕,释放后被开除公职,在工厂劳动近20年。 1979年,到湖南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参加主编民间文学杂誌《楚风》和大型译诗丛书《诗苑译林》。著有《战斗的江南季节》(诗集)、《浪子》(散文集)、《湖南歌謡选》(编)、《文艺学习手记》(理论)、《高原行脚》(散文诗集)、《国际诗坛》(论文集主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