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
亦称“玄学”。 亚里士多德著有《形而上学》一书,意为“物理学之后”。从十三世纪开始,这个书名被用作哲学名词。 通常有两种含义: ❶ 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的哲学; ❷ 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或者承认有变化,但认为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移动,仅仅是外力的推动。它否认事物的矛盾,否认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随著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由于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了彻底批判。但在其阶段根源和认识根源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它仍将存在并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