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集校】: 洪兴祖: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校语:陵,一作淩。渡,一作度。 朱熹、黄省曾、朱多煃、汪瑗、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当陵阳之焉至兮,南渡之焉如[按,其释中有淼字。]。校语同洪本。 姜亮夫:补曰:“前汉丹阳有陵阳,仙人陵阳子明所居也。大人赋云:反太一而从陵阳”。则作陵是也。 王逸注:“淼滉弥望无际极也”。 则王本亦有淼字。汲古阁宋刊本、朱燮元刊宋本、大小雅堂本、黄省曾校宋本、元刊王逸本,皆有淼字,则今本盖偶捝耳。 此渡济字,当作渡,度则假借字也。本训法制。 蒋天枢:同洪本。校语:从黄本,夫容馆本补“淼”字。 覆刻汲古阁本亦有“淼”字。 。【集释】: 王逸:意欲腾驰,道安极也。 淼瀁顾望无际极也。[洪兴祖校:一云:淼瀁弥望无栖集也。 ] 洪兴祖:前汉丹阳郡有陵阳,仙人陵阳子明所居也。《大人赋》云:反大壹而从陵阳。 朱熹:淼,音眇。陵阳,未详。 淼,滉漾无涯也。于是始南渡大江矣。 林兆珂:陵阳,腾驰貌。 汪瑗:陵阳,洪氏解前阳侯,引《淮南》注曰:“阳侯,陵阳国侯也。”则此陵阳卽阳侯也明矣。阳侯兼称其爵,陵阳专称其国耳。 洪氏解此,又引仙人陵阳子爲説,是亦过求之弊也。当陵阳之当,如两雄力相当之当,谓陵阳之波起,而舟以当之也。其义与前陵字相近。 焉至,犹何所归也。 渡,济也。于是始南过大江,而迫近所迁之地矣。 焉如,犹言何所往也。此二句互文而重言之耳。盖言己乘此陵阳之波,淼然南渡大江矣。 果将何所归而何所往耶?实反言以深见迁客之流离,故都之日远也。上言方仲春而东迁,今逍 或曰,当时所迁之地,恐在东南之方,而非正东也。未之其审。 大抵此上所言经由之道,自郢至东皆係水路,其大势虽不过沿江夏二水之间,然或东或西或南,或上或下,其水势之曲折萦迴,叙述最详,非尝远游经历者不知此意。 严沧浪曰:“《九歌》不如《九章》,《九章·哀郢》尤妙。”盖指此也。如以词而已矣,未见其胜诸篇也。瑗尝谓此文似一篇游山之记,盖有得乎《禹贡》纪事之法,但脱胎换骨,极爲妙手,非后世规规模拟者比也。其所叙忧愁之情者,特欲杂之以成章耳。 不知者,鲜不以爲重複可厌也,但今瑗所注者,特按文画图,以意推测而言之,未知其果是否也。 尝欲裹 王夫之:陵阳,今宣城。 南渡,舟东南行也。焉如,不知所栖泊也。 林云铭:陆时雍曰:陵阳,楚地。 卞和封爲陵阳侯,卽此。 焉至,言不能至其境也。南行更何所往乎?言卞和以 张诗:言 蒋骥:焉,如字。 淼,密杳切。陵阳,在今宁国池州之界,《汉书》:丹阳郡陵阳 屈复:忽忆凌阳之 戴震:上云“陵阳侯之氾滥”,此言“当陵阳”,省文也。 胡文英:陵阳,巴陵之阳也,前云上洞庭,是也。 焉至,何时而至也。《岳阳风土记》:屈原故宅,在巴陵 旧有南嘴渡,葢由通山往巴陵之旧径也。淼,水大貌。 焉如,何所往也,葢因水之渺茫而言也。 刘梦鹏:《路史》:陵阳国近江,今宣之泾 陈本礼:此追述未至时。陵阳,在池州青阳 古陵阳境距大江百里,而遥南渡者,谓出江至陵阳也。 王闿运:乘舟下江,不知所往,闻君在陈,乃于陵阳过东坝,入中江也。 徐英:陵阳非地名。 洪曰:陵亦作淩,淩与陵通也。 陵阳卽上文淩阳侯之氾滥,省一侯字耳。或谓陵阳实地名,且实有所指,非省文。 后人习用微管葛亮等词,以例陵阳爲省文,实 《九歎·远逝》:赴阳侯之潢洋。 王曰:阳侯,大波。又《战国策》亦谓阳侯之波,《淮南子》注:陵阳国侯,溺水而死,其神能爲大波云云。盖古传此事,后人用之以爲大波之通称,犹冯夷之于水,祝融之于火尔。 汉人赋中用阳侯者,累见于篇。蔡邕《汉津赋》引作杨侯,则又展转而字 《悲回风》: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州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皆想像之词,咏史以遗怀,非 不知上文明云:过夏首而西浮,上洞庭而下江,何以忽至 洪氏无端以前汉地名注之,遂啓妄人之疑。然洪曰:仙人陵阳子明所居也。明汉代地名,正以人名名之耳,又安得以陵阳地名出汉代而疑古无陵阳二字之名乎? 闻一多:当,值也,抵也。旣抵陵阳,其又将至何处!南渡淼茫,弥望无际,其将何往!《汉书·地理志》丹阳郡有陵阳县,在今安徽青阳县南六十里,其地当大江之南,庐江之北。南渡盖谓渡庐江。《招魂》所谓“路贯庐江左长薄”也。 郭沫若:此 文怀沙:如果将陵阳理解爲汹涌的波涛,那末“当”,卽挡,阻隔的意思。焉至,如何能到?(《屈原集》注) 高亨:面对陵阳要到哪裏去呢?如,是往意。 焉如卽是往哪裏去。 姜亮夫:焉,犹于是也。焉至,犹将于是而至也。此盖屈子放逐之所矣。 故于未至将至而发爲叹息也。诸家説皆未允。南渡者,至于南岸而济江登陆也。之焉如者,将于是而往南也。 沈祖緜:陵阳今安徽 陵阳疑武陵之江。洞庭爲衆水所汇,沿湖地名曰陵曰阳者至多也。 刘永济:陵阳,戴从上文阳侯爲説,故曰“省文”。王[按,指王夫之]以此篇爲伤顷襄迁陈,故以爲行程所 屈子言我今当奋飞而不知所至,淼然南渡又不知何往。此时 (《屈赋音注详解》) 胡念贻:陵阳,以释作地名爲妥。《汉书·地理志》丹扬郡有陵阳,原注云:“桑钦言淮水出东南,北入大江。”《后汉书·郡国志》丹阳郡有陵阳,李贤注:“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爲名。”李贤注根据《水经注》。所谓因陵阳子明得名之説,显係附会,《汉书·地理志》无此説。地名可能很古。 陵阳当是因陵阳山而得名, 杨胤宗:陵阳,楚地名也,屈子再迁,居斯地最久,盖竢顷襄之召也。 《招魂》云: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洪兴祖《楚辞补注》: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则知《招魂》之“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乃自陵阳始也。焉至,忽焉而至也,言不意忽至陵阳也。 蒋天枢:当,谓当议论纷纷之时,竟有人主张东走陵阳(陵阳,卽《汉志》“丹阳郡”之“陵阳”,在今安徽石埭县境),泛舟至陵阳登陆,又将安至乎?当时亦有人主张南越洞庭,白茫茫洞庭,南渡又将何处立足?文叙及此,意谓纷纷逃跑论者,只顾偷生逃死,无人措意将来,爲国家兴复计也。 王泗原:按句法,焉至前当有表行动的动词,如下句焉如前有动词渡。 然则陵是动词,陵阳犹言升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