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迁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迁碑 【作品赏析】: 全称《汉谷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又名《张迁表颂》。 碑主人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县境)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追思其德,刊石立表以纪之。 篆额“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碑阴刻捐钱人题名及钱数,共三列。 此碑原在山东省东平县城内,现存泰山岱庙。 《张迁碑》出土于明初,故欧、赵、洪、郑诸录均未载,最早著录见于都穆《金薤琳琅》。 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书风端直朴茂,非汉人不能;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原刻。 《张迁碑》结体方严高古,宽舒茂密;用笔以方为主,笔致多变化,朴厚中有雄秀之气。 碑阴隶书尤为明显,意态雄健而古朴。此碑与1973年出土的《鲜于璜碑》风格相近,同为汉隶中多用方笔的典型。《鲜于璜碑》早于《张迁碑》二十一年,并且评论者多认为前者更胜一筹。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张迁碑》出土早,它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明王世贞评云:“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弇州山人题跋》)清初孙承泽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庚子消夏记》)郭尚先则称:“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芳坚馆题跋》)杨守敬说它在用笔方面,“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受禅》、《孔羡》)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平碑记》) 此碑最早明拓本,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以故宫博物院藏本最佳,称“东里润色本”。。 汉 隶书 中平三年(186)刻 16行 行42字 纵317厘米 横107厘米 存山东泰山岱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